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寿眉贡眉白牡丹有什么区别?
- 2、福鼎白茶的采摘时间是什么时候?
- 3、贡眉是什么茶
- 4、寿眉白茶什么季节喝好
- 5、寿眉的加工工序流程
寿眉贡眉白牡丹有什么区别?
1、外形不同:寿眉的标准外形是一芽三叶、一芽四叶,芽头较短、较细,叶片较大,贡眉的外形也是一芽三叶、一芽四叶,叶片肥嫩,白牡丹的外形是标准的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,芽头瘦长,叶片瘦长。
2、等级不同:寿眉、贡眉、白牡丹三种茶叶中,白牡丹的等级是最高的,贡眉的等级中等,寿眉的等级最低。寿眉顾名思义就是长寿老人的眉毛,贡眉顾名思义就是上贡给皇室的寿眉,属于贡品级别,而白牡丹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。
3、采摘时间不同:寿眉的采摘时间是每年的四月中下旬左右,贡眉一般每年采摘量级,每年四月中下旬和立秋之后采摘,而白牡丹一般在清明节前后采摘。
喝茶注意事项
不要饮用浓茶:尤其是对于孕妇喝哺乳期的妈妈来说,需要更为注意。因为寿眉浓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,会使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兴奋作用,使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,尤其是晚上饮浓茶往往会严重影响睡眠。所以推荐茶水分离,尽量不要用杯泡法喝茶。
六岁以下儿童不要喝茶:像处于这些年龄阶段的都是不推荐的。因为学龄前儿童,尤其是婴儿,大脑和神经系统都没有发育完成,喝茶会影响孩子睡眠,影响孩子发育。
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-寿眉、百度百科-贡眉、百度百科-白牡丹、人民网-喝白茶的好处多 白茶的营养功效
福鼎白茶的采摘时间是什么时候?
春茶开始采摘的时间因地区、茶树品种以及制茶种类而不同。福鼎较政和早,白毫银针较白牡丹、贡眉早。春茶在四月清明前后,芽叶萌发符合于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。可采到五月上询,产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50%。夏季采自六月到七月,产量约占25%。秋茶采自七月后,春茶为最佳,叶质柔软,芽心肥壮,茸毛洁白,茶身沉重,汤水浓厚、爽口,所以在春茶中高级茶所占的比重大。夏茶芽心瘦小,叶质带硬,茶身轻飘,汤水淡薄或稍带青涩。秋茶品质则介于春、夏茶之间。
贡眉是什么茶
贡眉属白茶,又被称为寿眉,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,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。主要产于福建建阳县,建瓯、浦城等县也有生产。产量约占白茶总产量一半以上。以菜茶茶树芽叶制成,一般以贡眉为上品,由于寿眉,近年则一般只称贡眉。目前产区主要在福建省(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)建阳、福鼎、政和、松溪等县。 它是以菜茶茶树的芽叶制成,这种用菜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“小白”,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、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“大白”毛茶。以前,菜茶的茶芽曾经被用来制造白毫银针等品种,但后来则改用“大白”来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,而小白就用来制造贡眉了。通常,“贡眉”是表示上品的,其质量优于寿眉,但近年来则一般只称贡眉,而不再有寿眉。
寿眉白茶什么季节喝好
寿眉是所有白茶里,采摘季节最长的,横跨两季,在春季和秋季都有采摘。那春寿眉和秋寿眉哪个更好喝呢?
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吧,小陈茶事介绍过,春寿眉的外观,带有鲜明的春天气息,其颜色多为翠绿、墨绿,可见较为肥壮的芽头,茶梗细长,叶片小,叶背可见明显的白毫。
秋寿眉,看起来就是粗枝大叶,芽头细长,似牙签。叶片大,叶背白毫较少。茶梗粗大,整体颜色深,多为黄褐色、古铜色。带有浓郁的秋季色彩,大有叠翠流金之美。
春寿眉的干茶香,是明显的毫香,闻着似干芦花的香气。而秋寿眉的干茶香,是清冽的干芦苇香气,不似春白茶那般毫香充足。
冲泡后,香气差异更明显。似戏路完全不同的两个演员,一个天生适合热情如火的角色,另一个则适合清冷高雅的冷面美人。
春寿眉茶汤,给人最大感受,滋味浓郁,花香凸显,汤水稠滑,饱满。春寿眉,是俏丽若三春之桃
秋寿眉的茶汤,与花香给人的感觉如出一辙。汤水是清甜的、柔和的,甘醇的,茶汤醇厚感极强。若是要形容秋寿眉的气质,那便是:清素若九秋之菊。
寿眉的加工工序流程
寿眉的加工工序流程
寿眉,有时称作贡眉,乃以菜茶有性群体茶树芽叶制成的白茶。下面,我为大家分享寿眉的加工工序流程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采摘
南山寿眉茶的`采制技术特点是:嫩采精拣,工艺不繁,技术精湛,连续操作,一气呵成。主要工艺分摊放、杀青、搓条显毫、煇锅四道工序。
清明至谷雨前是寿眉茶采摘的黄金季节。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,芽长1.5~2.0厘米,通常,炒制500克特级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芽叶。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拣细剔,达到嫩、匀、净的目的。拣剔后的芽叶放置在竹匾上摊放2~4小时后再行炒制。
杀青
在锅径60厘米的远红外线平锅内进行。锅温120~140℃,投叶量300~400克,采用抖、翻、理手势,将茶叶杀透杀匀。当叶质柔软、色泽转暗即进入搓条显毫工序。
搓条显毫
寿眉茶成形的关键工序。通过搓条,达到失水搓紧成条、显毫的目的。锅温70~80℃,采用抖、理、搓、抓手法,先理直茶条,再用双手掌合拢搓条。
理、搓、抖、抓各种手法灵活掌握,变换进行。用力程度掌握轻、重、轻的原则,即含水量高或低时,动作应轻,避免茶叶结块和断碎。
当茶条圆而略扁,茸毫显露,干度达七成干左右,降低锅温至50~60℃,转入煇锅工序。
煇锅
目的是进一步理条整形,达到定形、足干的要求。采用慢速翻炒的手法,促使水分蒸发、理顺茶条,固定形状。炒至茸毫披露,锅温略升10℃左右。
当发出持久的清香,捻茶即成粉末,含水量约6%以下时,起锅摊凉贮藏。全程历时35~40分钟。
;
发表评论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