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福鼎大白茶是什么茶种 福鼎大白茶是哪种茶种
1、福鼎大白茶也叫白毛茶、白茶仔,它是国家级的优质茶树品种,既是茶叶名,也是茶树品种名,在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培育而成,种植面积很广,由于当地的独特气候条件,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品质特点。
2、福鼎大白茶作为现代茗茶的后起之秀,在市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它属于我国新型培育的茶树品种,其外形条索紧实,色泽如银,芽头匀整,香味浓郁持久,但叶芽很小,净重小。
福鼎白茶的历史是什么?
福鼎白茶的历史
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(绿茶、青茶、白茶、黄茶、黑茶、红茶) ,原产于 福建福鼎、政和、松溪等地。
白毫银针 研究表明:
白牡丹
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白茶,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, 最初作药用,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,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,便将采集的 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,这便是最早的白茶,也是茶叶加工的开端。 《茶经》的记载 唐代陆羽《茶经》中记载到:“《永嘉图经》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。”我国 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人、著名茶学家、茶业教育家、制茶专家陈椽先生在 《茶业通史》指出:永嘉东三百里是海,是南三百里之误。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 鼎(唐为长溪县辖区) ,系白茶原产地。1.宋代的白茶 宋朝宋徽宗(赵佶)在《大观茶论》 (成书于 1107~1110“大观”年间,书以年 号名)中,有一节专论白茶曰: “白茶,自为一种,与常茶不同。其条敷阐,其叶 莹薄,林崖之间,偶然生出,虽非人力所可致。有者,不过四五家;生者,不过 一二株;所造止于二三胯(銙)而已。芽英不多,尤难蒸焙,汤火一失则已变而 为常品。须制造精微,运度得宜,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,它无与伦也。浅焙亦 有之,但品不及。” 宋子安著《东溪试茶录》时,将“白茶”列为茶叶七个品种之首:“茶名有七, 一曰白叶茶,民间大重,出于近岁,园培时有之,地不以山川远近,发不以社之 先后,芽叶如纸,民间以为茶端,取其以为茶端,取其第二者为斗茶,而气味殊 薄,非食茶之比。” 2.明代的白茶 明代田艺蘅《煮泉小品》中称:“茶者以火作为次,生晒者为上,亦更近自然, 且断烟火气耳。……生晒茶沦于瓯中,则旗枪舒畅,清翠鲜明,尤为可爱”。 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原料至少是一芽一叶,干燥用日晒,其鲜叶标准与制茶工艺可 认为是“现代白茶”制法的雏形。3.现代白茶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白茶起源于清代的福鼎。清代周亮工在《闽小记》中记载:“太姥山古 有绿雪芽,今呼白毫,色香具绝,而尤以鸿雪洞为最”。 《福建地方志》和现代著名茶学家张天福教授所著的《福建白茶的调查研 究》一书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证实:在清嘉庆初年(公元 1796 年) ,福鼎人用 菜茶(有性群体种)的壮芽为原料,创制白毫银针。 约在 1857 年,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, 柏柳由于福鼎大白茶,芽壮、毫显、香多,所制白毫银针外型、品质远远 优于“菜茶”,于是福鼎茶人于 1885 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 “白毫银针”,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(后来称土针)10 多倍。 约在 1860 年“土针”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。
白茶是什么茶
白茶是中国传统的六大类茗茶之一,属于微发酵茶,工艺天然,不揉不炒,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叶本身的营养价值,有着“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”的说法。白茶的唯一正宗原产地是福建省宁德市的福鼎市,所以也叫福鼎白茶。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,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,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,让其自然萎凋。
晾晒至七八成干时,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。白茶成茶满披白毫、汤色清淡、味鲜醇、有毫香。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,素有“绿妆素裹”之美感,芽头肥壮,汤色黄亮,滋味鲜醇,叶底嫩匀。冲泡后品尝,滋昧鲜醇可口,还能起药理作用。白茶性清凉,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。
福鼎白茶属于什么茶
福鼎白茶属于白茶,而白茶属于六大茶类,它的制作工艺最为简朴。
唐代陆羽《茶经》说道:“永嘉县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。”永嘉今属温州,东临东海,“三百里”应指这太姥山。所产“绿雪芽”在清代就被视为茶中珍品。
而茶界泰斗张天福在《福建茶史考》也说:白茶由福鼎创制,当时银针采自菜茶(闽东北的原生茶树种)树上鲜叶。福鼎大白茶种原产于太姥山,古老茶名绿雪芽约在1857年加以繁殖后,于186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成银针,便称大白。对采自菜茶者则称土针或小白。
发表评论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