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 人类学博士关于茶的才情与视野

yanqitea 2022-08-10 行业资讯 571 0
A⁺AA⁻

以茶为书写对象的书籍,都可以归为茶书。作者的知识背景不同,内容上也有不同,作者的视角、写作方法,都是一本书的看点之一。从个人的阅读偏好来说,喜欢看非茶学背景的人来写茶,从以“茶”看茶的局促视野中跳脱出来,以不同的视角去认识茶,了解茶,茶才会变得更加立体,更加全面。

肖坤冰博士的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一书,在书名上就有了直白的体现,以人类学的角度,去观茶,去“体悟”茶的品饮艺术。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就开宗明义:“本书尝试从人类学学科出发,对‘茶’这一中国社会中特殊物质进行观察”。对茶进行观察,视野和才情就变得非常重要。好的视野会让书值得看,好的才情能让书好看。

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是一本有视野,有才情的茶书。该书分为两部分,上篇为“人类学观茶”,下篇为“贵州茶的历史、地理与文化考察”。

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 人类学博士关于茶的才情与视野

上篇为“人类学观茶”,从 “技术与环境” “贸易族群历史与商贸网络” “中国茶的世界联系与比较” 三大主题,分别从生产、贸易、消费三个角度去理解中国茶,三者相互促进又相互改造,呈现出茶在中国社会中的不同面向。其中《武夷茶的‘风土’与市场价值构建》与《清代云南边境的普洱茶贸易与族群互动》两篇文章,笔者受益最多。《武夷茶的风土与市场价值构建》一文可以与张静红的《重构的 ‘正宗性’ : 云南普洱茶跨时空的 ‘风土’》一文共读,可以构建出云南普洱茶和武夷岩茶 “风土” 概念,成为、重要的市场概念,增加产品文化附加。“清代云南边境的普洱茶贸易与族群互动” 一文则以普洱茶贸易为主线,去思考清朝时期云南边境的族群互动,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,普洱茶贸易对边境的影响。

下篇为“贵州茶的历史、地理与文化考察”,则把视野聚焦于贵茶茶产区,分为:“黔茶总概”“黔茶各区历史与变迁”“访谈实录”三部分。“黔茶总概”,梳理了贵州茶的历史;“黔茶各区历史与变迁” 则是深度调研贵州茶的主要产区;“访谈实录” 则是对贵州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制茶人的采访。这些专业文章的撰写,对梳理贵州茶历史,建构独特的贵州茶文化,有极其重要的意义,同时还能引起了大家对贵州茶的关注,让更多人了解贵州,关注贵州茶。

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 人类学博士关于茶的才情与视野

正如杨正文教授在本书序中给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的评价:“纵观本书内容,从武夷山到云南、四川,再到贵州山区,从中国到俄罗斯、英国、印度等,作者以人类学视角,既聚焦于茶叶在国内跨区域、跨族群之间的流动,更放眼茶叶融入世界的海外贸易。透过茶这一 ‘物’ 来理解其所关涉的社会多个面相”,在观察茶的 “流动” 中,给茶描摹出不同的 “面相” ,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,而作者肖坤冰在写作中,借由视野和才情的双双配合,让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写出了不一样的质感,读罢意犹未尽。”

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是一本才情与视野兼备的书,同时也给笔者带来启发。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,自己购买了余舜德主编的《体物入微:物与身体感的研究》和《逃避统治的艺术:东南亚高地无政府主义历史》两本书,想更加深入了解 “风土与市场价值构建” 与 “普洱茶贸易与族群互动” 两大主题背后的历史文化逻辑。

本文节选自

《《人类学观‘茶’》 :人类学博士关于茶的才情与视野》

作者丨茶世恩

原文刊载《普洱》杂志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:

扫描二维码

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

400-6632-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