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年老白茶的品质,除了受原料与工艺影响,更取决于茶叶的仓储。如果存储没做好,七年白茶不是宝,反而变成草。
日前,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说茶传媒,特邀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高级工程师商虎走进说茶直播间,分享《团体标准-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主题讲座,给广大消费者分享家庭储存方面相关知识,指导茶友最大限度优化存储条件,促进白茶在存放过程中往品质好的方向转化。
《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标准
制定的契机与意义
2021年8月8日,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批准《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(T/-2021)标准发布实施。这份标准源何诞生?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探究竟。
近年来,白茶产销量再创新高。白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,起源于福建省,主产于福建省的福鼎市,政和县,南平市建阳区和松溪县等地。目前全国白茶产业的发展形势喜人。除了福建省外,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广西等成为生产白茶的新兴省份。
△图片来源:商虎《团体标准-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PPT内容
在产量销量不断走高之外,市场需求也是推动标准制定的助力之一。近年来白茶收藏火热,市场需求变大,这进一步促进白茶产业的发展。
然而,家庭式存茶,不像专业的生产企业,有专业的仓储条件和技术人员,储存条件参差不齐,造成白茶品质劣变,失去饮用价值和保健功效,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《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标准的制定,对指导家庭式白茶仓储技术达到规划要求,以提高家庭式白茶储存品质,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着深远意义。
白茶陈化背后
藏着哪些奥秘?
为什么白茶会出现陈化现象?为什么茶叶在储存过程中有的会变好,有的会变坏?怎样保存白茶?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究白茶陈化的机理,知道白茶陈化过程中内部的化学物质转化过程,从而进一步了解白茶陈化的品质变化,才能进一步制定家庭式白茶储存规程。
△图片来源:商虎《团体标准-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PPT内容
从上图我们可以明确看到白茶在陈化过程中内含物质含量的变化。在白茶仓储的过程中,茶叶内含的多酚氧化酶和其它各种生物酶会持续不断起作用,把白茶中的茶多酚、咖啡碱、氨基酸、脂类、碳水化合物等物质转化为芳香类物质、茶黄素、茶褐素等。白茶陈化反应过程中,一方面品质风格会发生显著变化,具有截然不同的风味,滋味更醇和、陈茶更耐泡;另一方面,陈化白茶的黄酮类物质逐年增加,保健功能也随之变高。
白茶储存不容忽视的4大条件
白茶储存需要关注的地方有很多,以下4个方面更是重中之重。
01温度
茶叶在仓储过程中,随着温度的升高,茶叶的内含物质自动氧化的速度加快,茶叶的陈化也就越快。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,褐变的速度会加快3-5倍。陈化速度加快不利于白茶品质的稳定转化,因此温度宜控制在≤35℃。
02湿度
当环境的相对湿度越大,茶叶的含水量越高,内含物的氧化反应就越快,同时氧化释放的部分热能又增加了茶叶的温度,促进反应的进行,从而使茶叶加快陈化。研究表明:当空气湿度高于60%以上时,茶叶的色泽变褐变深,茶叶的品质发生劣变,因此库房内应该有相应的除湿措施,保证白茶储存的环境湿度控制到≤60%。
△图片来源:商虎《团体标准-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PPT内容
03光线
茶叶属于光敏感的物质,茶叶中的叶绿素b极易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导致茶叶色泽变暗,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在光照下氧化生成醛、酮、醇等异味物质,从而降低茶叶品质,甚至失去饮用价值。因此白茶储存应该避免阳光直射,避光保存。
04空气质量
有氧气存在时,茶叶中的茶多酚,维生素C等极易被氧化降解。因此白茶储存过程中,要做到密封保存,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打开包装物,防止空气和茶叶较长时间的接触,加快其氧化。
标准中还有哪些
值得关注的要点?
商虎表示,标准起草小组在探究白茶陈化品质转化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,针对消费者制定了《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标准,目的是以简明扼要,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导消费者进行白茶储存。
同时,商虎对标准中提起的家庭储存白茶要点进行了梳理介绍:
01三层包装法
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全方位包装,以食品级的塑料袋、铝箔袋、纸箱、木箱等逐层包装。包装要求排除空气,密封袋口。
△图片来源:商虎《团体标准-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PPT内容
02产品采购
宜采购具有SC证厂家产品,白茶产品含水率宜控制在≤5%。
03储存室(空间)
宜选择通风、干燥、无异味空间,如书架壁橱、书房、储物间。宜配备温湿度计、降温防潮设备和窗帘等避光设施。
04储存环境
温度宜控制在≤35℃;相对湿度宜控制在≤60%;应避免阳光直射,避光保存;空气质量佳。
05储存要求
放置在木架或垫板上,离地面高度≥0.15m,离墙≥0.1m。防潮防虫防鼠。
△图片来源:商虎《团体标准-家庭式白茶储存技术规程》PPT内容
商虎最后提醒茶友: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温湿度不同,转化速度不一样。自己存的茶,最好每隔一两年就品饮一次,品尝是否存储得当并及时做出调整。
对于茶友来说,无论是冲着老茶的升值空间还是想独享口感,建议大家最好是“边喝边藏”,量力而行,适当收藏,品老白茶,藏新白茶。
发表评论
发表评论: